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现在,人们谈及我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时,多与改革开放相联系。其实,“人口红利”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红利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
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甲图“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乙图“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据图可知,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_________ 。

A.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总量呈下降态势

(2)“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是------------------------。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3)每个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时代后,必然遭受相应的人口老龄化之苦。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示,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2)乙与丁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3)丙农业地域类型为,其农产品出现在欧洲人餐桌上,主要得益于

读“某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阶段I到阶段Ⅱ,该区域新增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只少填二种),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2)Ⅱ阶段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Ⅲ阶段新增的商业用地布局原则是。
(3)Ⅲ阶段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且沿分布,其原因是

(15分)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符号“▲”标出昆仑站的大致位置。
(2)昆仑站在长城站的方向。
(3)科考船“雪龙”号出征南极,从地理角度分析要克服的最大困难:
在极圈附近海域是
在50°S附近海域是
(4)如果一架飞机沿晨昏线由A到C,其飞行方向是
(5)南极被称为“寒极”,形成原因有: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甲图乙
(1)图甲中右江的流向为,判断的依据是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乙。
(3)据图乙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
2008年10月16日,万众瞩目的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发布站名,定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7°07′E海拔4087米)。这是我国继长城站(62°13′S,58°55′W)、中山站(69°22′S,76°23′E)之后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说,这将实现我国对南极的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扩展的历史性跨越。我国惟一从事极地破冰航行的科考船“雪龙”号,将于本月20日上午10点钟准时从位于上海外高桥港区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出发,载有130余名科考队员和船员,出征南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