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往往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列“人名”如果按年龄大小排序,最大的可能是
| A.刘跃进 | B.李援朝 | C.郑陈瑞昆 | D.戚红卫 |
该图是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反映了当时德国民众一种比较普遍的情绪。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情绪具体是指()
| A.对阻挠统一的法国的憎恶 |
| B.对三国军事同盟的支持 |
| C.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
| D.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恐惧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 A.李鸿章 | B.康有为 | C.孙中山 | D.陈独秀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法战争 | B.日俄战争 | C.甲午战争 | D.抗日战争 |
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他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
| 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 |
| B.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
| 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学习西方 |
| 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