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符合20世纪初梁启超史学主张的是①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②提倡用章节体编写史书③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④强调探讨社会进化之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
A.1949~1956年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D.1978~1988年
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 )
①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等一系列起义
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
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④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
.清末曾有商人提出:“今日中国之政治现象,则与股份公司之性质最不相容者也。而股份公司非在完全法治国之下来由发达,故振兴实业之关键在于通过立宪确立法治、限制政权。保障民权来改良政治环境与政治组织”。该观点反映了 ()
A.“实业救国”思潮逐渐兴起 |
B.商人成为晚清政治的主导者 |
C.经济发展对政治改革的推动 |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的共识 |
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
A.推翻袁世凯统治 | B.反对尊孔读经 |
C.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 D.发展民族工业 |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 ……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 )
A.推进文学革命 | B.提倡自由平等 |
C.弘扬传统文化 | D.否定西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