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回答问题。
| 1. |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
| 2. |
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注明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
《冷战1945-1991》中写道:“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1945—1991年在经济上采取的举措是
①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②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
③推行马歇尔计划④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 A.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 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 |
| 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 |
| 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
| 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
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 |
| 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 |
| C.“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 |
| D.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 |
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 A.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 B.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
| C.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
|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
|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
|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