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又“ 胜似春光”,这表明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影《梅兰芳》从一个非常传统的文化资源中抽取出非常有时代感的精神品质,将这个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追求与民族精神的表达有机统一。这表明
A 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C 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加工制作 D 民族精神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下列说法与此包含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D.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右图漫画《减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C.认识事物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D.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系统优化方法

2009年3月1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问中说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语出《淮南子·览冥训》“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解决问题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唯美且充满力量,组织者成功地把科技手段与群众表演结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宏伟的画卷。开幕式融合儒家思想、四大发明和太极拳等充满中国特色的元素,整场表演震撼人心,毫无瑕疵。这种设计与创新说明
①认识具有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在认识中有重大作用
③创新并不一定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