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对杜甫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皆春水”既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又交代了当时杜甫草堂的周围绿水环绕、春光秀美、清幽淡雅的环境。 |
B.颔联的“不曾”与“今始”相呼应,表现了诗人独居江村,今日友人来访的喜悦心情。 |
C.颈联的意思是说:我因远离集市,家里贫穷,只能用最简单的菜肴和浑酒来待客。 |
D.尾联用探问的语气,问客人如果喜欢的话,就把邻居老叟唤来,一同饮上几杯,意为表达邻里和睦。 |
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静景写起,描写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然后叙写待客,以动景收笔,动静交融,结构自然。 |
B.这首诗描写了客人来访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和友人真挚纯朴的感情。 |
C.本诗表现了诗人在客人来访时的喜悦心情,暗含了对生活贫寒的自嘲与辛酸。 |
D.本诗用语朴实,词真情浓,虽没有一个“至”字,但客至之后殷勤待客的欢乐情景无不跃然纸上。 |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感遇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公元661—702)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均为香草名。③芊蔚:花叶茂盛状。整体感知这首诗,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4分)
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
归来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独立瞰长淮。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
洞庭湖上银涛观。忆我烟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
【注】:①龟山:在江苏盱眙县,作者此时仕宦于淮南。②洞庭湖:作者是湖南人,家在洞庭湖边。③烟蓑伴:指渔翁一类的朋友。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本词的上下阕分别描绘出怎样的景色?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秋斋即事
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注】了:结束。铜瓶:这里指花瓶。浸:泡、栽,指栽花。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指出它们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新晴
刘攽 〔注〕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刘攽(1023-1089年),字贡父,一作赣父,号公非。与哥哥刘敞一同中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曾上书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贬为泰州通判,后改为曹州知府。晚年任中书舍人这首诗是描写哪个季节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富于季节特征?
这首诗的第四句最富表现力,请你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