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我国外交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
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④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青年杂志》的封面,上面印着法语“LA JEUNESSE”(青年)和“艰苦力行之成功者”、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创办者
①精通法国语言文化②宣扬励志实干
③宣传西方文明④致力思想启蒙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 D.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 |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材料表明
①当进的英国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东印度公司是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之一
③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政府授权的垄断性贸易公司
④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非洲和美洲之间的奴隶贸易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对此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
| 年代 |
各种机器和工具(A) |
农机具(B) |
B/A(%) |
| 1912—1916 |
15956 |
118 |
0.74 |
| 1917—1921 |
39269 |
798 |
2.03 |
| 1922—1926 |
43074 |
390 |
0.91 |
| 1927—1931 |
55192 |
998 |
1.81 |
A.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并成为主要劳动工具
B.农业近代化发展缓慢
C.民国政府积极倡导农业机械化
D.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机具的发展
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 C.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 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