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载文指出,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与自然、人等其他系统之间,在发展的速度、比例、顺序等方面,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既要有侧重点,又要兼顾各方,做到统筹兼顾。这告诉我们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
| B.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
| C.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系统优化的方法代替其他科学方法 |
| D.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 |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
| A.食品安全法 | B.环境保护法 | C.选举法 | D.物权法 |
(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2008 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面对当前国家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 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 年政府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为“从紧”,同时投入更多时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政府调整货币政策蕴涵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8分)
( 2)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央把“两防”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
调控的首要任务?(5分)
(3)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广大参战民警和公安现役官兵发挥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最大限度地抢救群众的生命,保护国家、集体和群众财产安全,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党中央在抗震救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008年9月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指出,我国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
新家园。据此回答23-25题。
23.广大参战民警和公安现役官兵抗震救灾的事实表明()
A.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价值观来调解
B.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C.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D.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
24.“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类行为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理念之所以是积极的、先进的,从哲学上看,最根本的原因是()
A.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B.坚持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25.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达到了新的境界,这表明()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正确的感性认识对指导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D.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
图漫画《助农》启示我们()
| A.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
B.矛盾具有特殊 性 |
| C.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
|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王先生是某公司的高级职员,月薪76。0元,他拿出一部分收入购买了本公司的股票和政府债券,一部分为全家人购买了商业保险,银行里还有一部分存款。你认为王先生的投资方式
()
| A.实现了多元化,有利于规避风险 | B.投资分散,收益小,安全性差 |
| C.是为规避风险而进行的投资 | D.可取,因为每项投资都可以带来稳定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