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5日新华网报道,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的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获得重大新发现,专家称其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回答13~14题。
13.距今约7300年的双墩文化,将安徽省历史提前了2000多年。这一发现反映出
A.我国的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C.中华文化是多元的
D.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点
14.在双墩遗址发现630多件刻画符号,被学术届专家认为是中国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广泛的内涵。这表明
①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过敏是让很多人烦恼的事情,但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过敏反应可被机体组织用来防癌,因此,如果在被过敏困扰的时候想可能患癌的风险下降了,也许心情就会变好一些,过敏带来的痛苦也会减少一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②过敏与烦恼之间是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④人的心情决定过敏反应的影响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事物要抓主流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④①③ | D.②①④③ |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从古至今,我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治水使中华民族走向融合和统一。但时至今日,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被称之为“最大硬伤”、“明显短板”。“最大硬伤”、“明显短板”表明
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整体的功能状态会影响部分的功能
③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④要善于抓矛盾的主次方面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阅读漫画《巧用压力》,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压力,更是考验。当前,中国经济赖以保持高速增长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才能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
A.矛盾的存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
B.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不具有客观性 |
C.矛盾具有同一性 |
D.矛盾具有斗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