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时期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
B.北朝民歌的题材相当广泛,有的写游牧民族的生活,有的写战乱中人民的疾苦,其中《木兰辞》《敕勒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
C.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叶圣陶的《倪焕之》、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
D.《人间喜剧》《死魂灵》《飞鸟集》《悭吝人》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惠特曼、莫里哀。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没读多少书,但她单凭______,也认得了一些字,而且能够背出一些简单的古诗。
②主题曲《爸爸去哪儿》成了小朋友________的歌曲,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能哼上两句。
③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______的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A.耳闻目睹耳熟能详耳濡目染 |
B.耳濡目染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
C.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耳闻目睹 |
D.耳熟能详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红楼梦》的开端,是女娲炼石补天,唯独剩下一块顽石弃之不用,顽石遂(哀叹/悲哀)“无材可去补苍天”。这又何尝不是曹公的沉重叹息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心都深怀补天救世的(情结/情绪)。即使写(透/出)了男性的沦落, ,曹公还是怀着希望、爱和悲悯,在“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末世情境中,写了王熙凤和探春这两个补天者。王熙凤这个补天者的形象,深刻而驳杂。她入主尘事,“意悬悬半世心”,强劲有力,但也沾染了男性世界的浊臭气息,精明能干却利欲熏心,大权在握,性格中的恶更被进一步放大。外加不识字,也让她在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缺乏更高远的追求。文中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炼石 弃之不用 | B.浊臭 利欲熏心 |
C.悲悯 尘事 | D.无材 沦落 |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悲哀 情结 出 | B.哀叹 情结 透 |
C.哀叹 情绪 透 | D.悲哀 情绪 出 |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传统文人 全线溃败的历史和文化 |
B.传统的中国文人 全线溃败的历史和文化 |
C.传统的中国文人 历史和文化的全线溃败 |
D.中国的传统文人 历史和文化的全线溃败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
C.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
D.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
下列词语的注音或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舍簪笏(wù)于百龄解腕(wǎn)尖刀朔(shuò)风渐起果品酒馔(zhuàn) |
B.剜(wān)肉补疮颤颤兢兢莫之夭阏(è)锱铢(zīzhū)必较 |
C.决(xuè)起而飞叨(tāo)陪鲤对泠(líng)然善也门衰祚(zuò)薄 |
D.翱翔蓬篙之间咬文嚼(jiáo)字哈雷慧星不落于言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