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
8月3日电 执行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在北冰洋边缘海域当地时间3日清晨6点45分(北京时间3日凌晨2点45分),遇到此次北极之旅的首个浮冰区。 ,
“雪龙”号于8月2日驶入楚科奇海进行考察作业。3日清晨,楚科奇海上寒风袭人,雾气弥漫。当“雪龙”号沿西经168度航行到北纬69度35分时,驾驶室发现前方出现大片白色浮冰。随着“雪龙”号不断向北推进,十几分钟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浮冰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船长王建忠说,作为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能以1.5节航速(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连续从厚度为1.1米的冰体中破冰前行,目前遇到的这种 “年轻”浮冰对“雪龙”号船体基本不会造成损伤。
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标点等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
征稿启事
《新荷》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等。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字数在800左右;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
稿件斧正后请投入《新荷》编辑部邮箱或直接送校刊总编李老师处。
《新荷》编辑部
2010年4月1日
答:(1)(2)(3)(4)(5)
请从下面的一段话中提取3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
此轮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育公平。对于那些农民工子女来说,教育公平的关键不是在哪里读书,而是他们在哪里都能享受跟城市同样质量的教育。这就主要靠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来解决,即靠教育公平来解决。教育公平首先就是城乡关系角度的公平,教育资源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把农村教育搞好。
关键词语:;;
下面这组题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图片,
形象地反映了工业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请展开联想,分别用一句话对四个画面的内容进行描写,并表达你的期盼。要求:所写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语;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
下面的文字对“物联网”做了简单介绍,请提取相关信息,在“物联网流程”图示的字母代号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物物联网,先要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由传感器实时探测感知;感知后再由相应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这些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这些环节关键技术分别为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无线传输网络。
阅读下面的短文,理解分析,归纳概括,在下面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发现促胰液素的故事
1902年,法国科学家韦尔特海默尔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在小肠和胰腺之间存在着一个顽固的局部反射。他发现,将相当于胃酸的盐酸溶液注入狗的上段小肠时,会引起胰液分泌。他进一步实验,发现把狗的一段游离小肠袢的神经全部切除,只保留动脉和静脉与身体其他部分相连,当把盐酸溶液输入这段小肠袢后,仍能引起胰液分泌。尽管如此,他仍根据当时传统的神经论主导思想,错误地认为盐酸引起的胰腺分泌是一个“局部分泌反射”——一个顽固的神经反射,因为他认为小肠袢的神经难以彻底切除。英国两位生理学家贝利斯和斯他林看了韦尔特海默尔的论文后,立即用狗重复了他的实验,证实了其结果,即放置盐酸溶液于这段切除了神经的小肠袢后,确能引起胰腺分泌。但他们不受神经论的约束,深信神经完全被切除,大胆地跳出“神经反射”这个传统概念的框框,设想这可能是个新现象——“化学反射”。即在盐酸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当其被血液吸收后,随着血流被运送至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为了证实上述设想,两人立即把同一条狗的另一段空肠剪下来,刮下粘膜,加砂子和稀盐酸研碎,再把浸液中和、过滤,做成粗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结果,引起了比前面切除神经的实验更明显的胰液分泌,完全证实了他们的设想。一个刺激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被发现了,这个物质被命名为促胰液素.这也是生理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发现。发现促胰液素的故事表明,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