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己烷(己烯) |
溴水 |
分液 |
B |
淀粉溶液(NaCl) |
水 |
过滤 |
C |
CH3CH2OH(CH3COOH) |
CaO |
蒸馏 |
D |
CO2(SO2) |
饱和Na2CO3溶液 |
洗气 |
将浓HCl、浓HNO3、浓H2SO4分别滴在三张蓝色的石蕊试纸上,片刻后可观察到三张试纸的颜色是()
A.红、黑、红 | B.红、蓝、黑 |
C.红、白、黑 | D.红、红、红 |
如右图所示,红磷和硫在集气瓶中燃烧,当火焰熄灭后,同时打开两个止水夹,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迅速进入甲瓶和乙瓶 |
B.水都不进入甲、乙两瓶 |
C.水只进入甲瓶而不进入乙瓶 |
D.水只进入乙瓶而不进入甲瓶 |
除去试管内附着的银,最好选用()
A.浓HNO3 | B.稀HNO3 |
C.稀HCl | D.稀氨水 |
14 mL二氧化氮和氨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是6NO2+8NH3====7N2+12H2O。已知该混合气体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比参加反应的氨少2 m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和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3∶2 | B.2∶3 |
C.3∶7 | D.3∶4 |
工业上用焦炭、水、空气为原料制NH3时,有关反应如下:C+H2O(g) CO+H2;CO+H2O(g)CO2+H2;N2+3H2
2NH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理论上C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 | B.3∶2 |
C.4∶3 | 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