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体以初动能E0从倾角θ=37°的斜面底部A点沿斜面上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物体滑到B点时动能为E,滑到C点时动能为0,物体从C点下滑到AB重点D时动能又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AB|=s,sin37°=0.6,cos37°=0.8)
| A.BC段的长度为 |
| B.BC段的长度为 |
| C.物体再次返回A点时的动能为 |
| D.物体再次返回A点时的动能为 |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
|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
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大小为以下哪组数据时,其合力大小不可能为3N ( )
| A.F1=7N, F2=4N | B.F1=3N, F2=8N |
| C.F1=2N, F2="4N" | D.F1=2N, F2=1N |
一个弹簧挂30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1.2cm,若改挂100N的重物时,弹簧的总长度为20cm,则弹簧的原长为()
| A.12cm | B.14cm | C.15cm | D.16c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
| B.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
| C.作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
| 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杆秤来测量力 |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常把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为()
| A.使物体下滑的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
| B.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
| C.斜面的支持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
| D.对斜面的压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