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
(3)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摘自《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自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分别代表哪一派别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三,两位先生指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学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机关、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和有关公民法事务的行政权力。依据第三种权力,王侯或官府处罚犯罪或裁决公民中的讼争。人们称这三种权力为司法权,而第二种权力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定会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成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变成了压迫者。
材料2: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核心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其主张?
(3)上述材料所反映哪一阶级的利益要求?

民主政治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世界近现代史上,各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社会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了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白皮书。
(1)英国《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作了哪些规定?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与传统的君主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2)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它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实现政治民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与西方国家相比,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总结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11分)

回答:
图一签订于哪一年?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3分)
图二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中国社会性质又有何变化?(5分)
图三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有何主要影响?(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