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CO2被光合作用利用至少要跨过4层生物膜 |
B.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要跨过0层生物膜 |
C.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跨过6层生物膜 |
D.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要跨过0层生物膜 |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一组的是( )
A.噬菌体和根霉 | B.细菌和草履虫 | C.蓝藻和酵母菌 | D.衣藻和变形虫 |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 mL,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l 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 | B.无色 | C.蓝色 | D.紫色 |
图为同学在研究离体小鼠肝脏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时所作的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横坐标代表时间,则纵坐标可代表细胞内某物质的积累量,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该细胞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该物质 |
B.如果横坐标代表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载体数量有限 |
C.如果横坐标代表O2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催化有氧呼吸的酶活性达到最高 |
D.如果横坐标代表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细胞提供的能量有限 |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是因为存在渗透压。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也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
假设三个实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V1,出来的速度是V2。下列对a到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和b到c的过程中V2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V1由快变慢,V2由慢变快 | B.V1和V2都是由慢变快 |
C.V1和V2都是由快变慢 | D.V2由快变慢,V1由慢变快 |
蚕豆根细胞中含有DNA.并且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结构是 (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