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铁、铝反应,按上述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是()
A 1:1 B 1:3 C 98:73 D 73:49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lO-+CO2+H2O===HClO+HCO3﹣ |
| B.用碳酸钠溶液吸收Br2:CO32-+Br2+2H2O===Br-+BrO3-+CO2↑+4H+ |
| C.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 △ 2Cu↓+O2↑+4H+ |
| D.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当Pb(Ac)2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生成:Pb2++2Ac﹣+H2S===PbS+2HAc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
| B.丙烯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
| D.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多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NaClO溶液和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 B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 C |
向10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 Mg(OH)2>Fe(OH)3 |
| D |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非金属性S>C |
A.A B.B C.C D.D
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
| B.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 |
|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 |
|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OH- |
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与Z同族,Y与Z同周期,Q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W不为稀有气体元素;X、Y、Z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与W能形成10电子, 不能形成14电子、18电子分子 |
|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H4YO4 |
| C.Y、Z、Q分别与X化合,只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
| D.X、Z、W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形成的钠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