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市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不高,下岗职工多,职工生活困难,深化改革阻力较大。该市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克服困难,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他们多渠道筹集资金,使管理服务社会化;依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等。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该市最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使国有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化。
(1)上述材料中,该市政府行使了哪些职能?
(2)为什么要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该市领导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
(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
(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裁员”行为的是与非。

材料分析题: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耕地和果园挖成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大多数村民反对。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蔬菜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的经验。乡政府通过调查研究,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使农民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的什么哲理?
(2)该乡政府的决定是如何体现这一哲理的?

辨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可以概括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

请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