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部分行业发展情况
![]() |
钢铁 |
水泥 |
汽车 |
纺织 |
服装 |
2003年投资增长 |
96.6% |
121.9% |
87.2% |
80.4% |
92.2% |
2004年投次增长 |
176.2% |
137.4% |
170.3% |
144.3% |
- |
2005年其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 |
600多万吨 |
1亿吨 |
80万吨 |
- |
400万吨 |
注:目前,我国有27个省市都在上汽车项目,全国有123家汽车企业,年产5万辆以上的仅18家,绝大多数产量在1万辆以下,形成生产规模的仅有一汽、东风、上海等六家。我国现有钢铁企业280家,平均规模不足70万吨,年产500万吨以上的只有8家。
材料二: 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 均量占世界人均水平 |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 发达国家的比重 |
我国创造1美元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
石油 |
天然气 |
美国 |
日本 |
美国 |
日本 |
世界平均水平 |
8.3% |
4.1% |
26.9% |
11.5% |
4.3倍 |
11.5倍 |
4.8倍 |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维持了中国经济列车的高速运行。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资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材料四: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我国当前应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的问题。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让不少观众看得口水滴答,看得思乡情起。传统美味刺激了大家的味蕾,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构成了整个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它
①附着着文化的元素,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使人思乡情起
③集中展示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情感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典型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民族气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抵御外来侵略、抵抗疾病、自然灾害以及耕种、祭祀、庆贺等活动演变而来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唯我独尊 |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D.体现时代,摒弃传统 |
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绮丽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这主要体现了
①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中华文化生态观的重要理念
③文化多样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 | B.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