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中再次强调,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是因为
①它是发挥企业应有活力,使新老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迫切需要 ②它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③它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关键 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使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这说明()
|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 B.我国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合理的、完善的 |
| C.中央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
| D.中央财政是农民平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的法律保障 |
某镇居民张某在闹市口租用李某的两间房子,投资5万元开办了一个小饭店,自己掌厨,妻子购货、理财,儿子女儿当服务员。每年缴纳费税后净收入6万多元。房主李某每月收取租金600元。张某一家人的收入和李某收取的房租分别属于()
| A.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 |
|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
| C.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和福利性分配所得 |
| D.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权法》明确规定,保护一切合法财产;党的十七大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样的变化()
| A.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 B.有利于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
| C.必将使个人资产增值 |
| D.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29 760元;17 000元 | B.49 760元;20 000元 |
| C.48 800元;20 000元 | D.44 260元;3 000元 |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①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