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日增,近年来,我国国产家电质量已赶上外国同类产品,价格却相对低廉,加上售后服务不断改进,消费者投诉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一改20世纪80年代初外国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国产家电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体。
材料二:据有关人士预测,我国将逐步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其特点有:①生存型消费正在向质量型消费过度。②城镇居民消费热点主要为商品住房、轿车、电子信息产品、新型食品以及娱乐、旅游、通讯、教育等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
(2)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由生存型转向质量型,说明了什么?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2年)》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都必须把扶贫开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要针对目前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必须按照扶贫开发计划下达,落实到贫困乡、村,重点用于改变基本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材料一 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2007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加上2006年100多万未就业的大军,就业将是“相当严峻”。
材料二 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前三项是上海(79%),经济发达地区(52%),深圳(49%)。选择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首选项不到3%,就业后一两年内因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大学生高达50%。月薪1000元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同时,七成以上企业则认为2005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二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拟定一个调查题目,并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去年4月以来,由于供应紧张和饲料价格上涨,我国各地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在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有关专家建议,近期可减少对猪肉的消费,多食用一些价格相对稳定的水产品。
为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动用国家储备肉平抑猪肉市场价格,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制度,并安排7 5亿元专项资金对低保人员和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进行补贴。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目前,我国猪肉市场价格已经趋于稳定,有些地方猪肉价格开始回落。
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必要性。(9分)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确保食品药品安全”。10月31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二次现场会在山东召开。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世界各国人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德国和日本同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及战败国,战后,两国政府对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二战的理解和态度却截然不同: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犹太纪念碑前,但没有一个日本领导人有过这样的举动。在德国,否认战争罪行的是一小撮被警察追捕的极端主义光头党;在日本,却是国会议员、政府要员和历史学家。
问题:结合有关的史实,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德日两国对侵略战争的认识为什么会截然不同。(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