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3-4-14所示装置中,用一滑轮组将物体B吊起。已知,当两绳的夹角为120°时,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若A物体的质量为m,则B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图3-4-14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______cm。
(3)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几个同学合作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弹簧的上端与标尺的零刻度对齐,他先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9.8m/s2)
钩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标尺刻x/10-2m |
6.00 |
7.15 |
8.34 |
9.48 |
10.64 |
11.79 |
(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中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作出的图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值的物理意义是;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k=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的三个实验步骤如下:
(1)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它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2) 在白纸上只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 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筋,使其伸长,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绳套的方向。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①;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电学黑箱内有一不明电学元器件H,把它和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源等组成一个电路,用两只电压表同时测量H和R两端的电压。改变R的阻值,得到多组U--I数据。但由于记录数据马虎,表格中的两组电压表读数,哪一组对应的是V的读数没有确定。已知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可以认为是理想电表。
I/A |
0.12 |
0.21 |
0.29 |
0.34 |
0.42 |
0.47 |
0.50 |
U1/V |
0.20 |
0.40 |
0.60 |
0.80 |
1.20 |
1.60 |
2.00 |
U2/V |
4.20 |
3.55 |
2.95 |
2.50 |
1.70 |
1.05 |
0.50 |
(1)把U1、U2和电流I的关系在U--I图上描点,结果如图所示。请你在答题纸上的U--I图象上作出H的伏安特性图线,并在图线旁标注字母“H”。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电学黑箱内的器件H,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
A.半导体二极管 B.热敏电阻 C.小灯泡
D.定值电阻 E.电感线圈 F.大电容
(3)本次实验中的电源的电动势是________V,内阻是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恰好为10Ω,则此时黑箱内的H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一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的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_____________m.B为测量周期用的秒表,长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s,表盘上部的小圆共15大格,每一大格1min。在测量周期时,当摆球摆动稳定后,计时起点应选在小球摆至______________时(填“最高点”或“最低点”),测得单摆摆动n=50次时,长、短针位置如图所示,所用时间t=_____________s,则周期T=________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英文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_____________(不必代入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