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下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常温下,可用铁、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性,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纸上,纸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说明硫酸具有性。
(2) 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右图所示制备方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
是(填序号)。
(3) ①在100ml 18 mol/L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 A.40.32 L | B.30.24 L | C.20.16 L | D.13.44 L |
②若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 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C3H8 +5O2 = 3CO2+ 4H2O。
(1)已知: 2C3H8(g) + 7O2(g) =" 6CO(g)" + 8H2O(l)∆H1
C(s) + O2(g) = CO2 (g)∆H2
2C(s) + O2(g) = 2CO(g)∆H3
则C3H8(g) +5O2((g) = 3CO2(g) + 4H2O(l)∆H=(用∆H1、∆H2、∆H3表示)
(2)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电池工作时CO32-移向;用该电池电解1000 mL 1mol/L的AgNO3溶液,此电解池的反应方程式为;当电池消耗0.005 mol C3H8时,被电解溶液的pH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可利用反应Na(1)+ KCl(1) K(g)+ NaCl(1)来治炼金属钾,此反应利用了钠的还原性及________,
写出钠与TiCl4反应冶炼T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2CO3熔融盐作电解质,CO、O2为原料组成的新型电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电池示意图如图: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
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4Li + 2SOCl2 =4LiCl + S +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②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 温 度(℃) |
360 |
440 |
520 |
| K值 |
0.036 |
0.010 |
0.0038 |
(1)①由上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
②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2)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 CH4(g) + H2O (g)
CO(g) + 3H2(g) 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
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CH4含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P2(填“>”、“=”或“<”)。
②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 + H2O(g)
CO2 (g) + H2(g) 获取。
①T ℃时,向容积固定为5 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 mol·L-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②保持温度仍为T ℃,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器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中n (CO) : n (H2O) : n (CO2) : n (H2)=1 : 16 : 6 : 6
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硬质玻璃管常作为气体和固体反应的场所,如图(其他装置省略,必要时可加热)。
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固体A为无水硫酸铜时,可以检验气体X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
| B.固体A为铜时,可以除去N2中的O2 |
| C.在空气流作用下,加热氯化铁晶体得到纯净的无水氯化铁 |
| D.将氨气和空气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铂丝,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
Ⅱ、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
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 棉球 |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解释和结论 |
| a |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
||
| b |
含酚酞的NaOH溶液 |
棉球变为白色 |
离子方程式: |
| c |
棉球变为白色 |
结论:该气体具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