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的差别是( )
A.加热的温度不同 | B.得到的产品不同 |
C.前者要隔绝空气,后者不必 | D.干馏是化学变化,分馏是物理变化 |
下列实验设计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及现象 |
|
A |
检验Fe(NO3)2试样是否变质 |
试样加水溶解,加盐酸酸化,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
B |
检验某卤代烃是否是氯代烃 |
试样![]() ![]() ![]() |
C |
证明酸性条件H2O2氧化性比I2强 |
NaI溶液![]() ![]() |
D |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硝酸钾 |
试样![]() ![]() ![]() ![]() |
下列化学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量筒量取20.00 mL 0.10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 |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NO3杂质 |
C.用重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
D.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气体 |
用稀硫酸、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任何一种作为试剂,均可鉴别的一组试剂是
A.NaCl和Na2CO3 |
B.BaCl2和FeCl2 |
C.FeCl2和FeSO4 |
D.Al2(SO4)3和AlCl3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用加入足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确定溶液中有![]() |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 |
2007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
C.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处理 |
D.推广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