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



(1)图中所示等温线为___季节气温分布情况,相对于同纬度而言E处气温偏______,主要受________影响;F处气温偏_____,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2)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在方框图中填上适当的工业部门,完成煤炭生产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链条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物污染  D.辐射污染
(3)未来中国将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将会导致图示地区______工业的衰落,下列属于该地实施并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是(多项选择)
A.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
B.建设了系列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不足
C.扩大开采量
D.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E.一方面建坑口电站,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提高能源输出结构水平
F.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G.大力发展轻纺、高新技术、旅游业,降低重化工比重
(4)为做到“环境友好”,该地进一步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措施。
(5)图中太原为我国火箭发射基地之一,试分析其该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图表或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1)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作文中描述的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
(2)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材料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3)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A、B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成因。
(2)澳大利亚大陆四面临海,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试解释原因。
(3)甘蔗是澳大利亚除小麦和大麦外的第三大重要农作物。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试推断澳大利亚甘蔗种植的分布地区并解释该地区气候的成因。
(4)从图中可以看出,C处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简述当地人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材料二我国西南某区域略图。

(3) 简析图示区域川、滇、黔接壤地带的地质灾害及其特点?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4)A区域有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水利工程;图示区域四川以南是_______地形区,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用地,3为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

读下列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灾害形成的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取决于三个条件,三者的共同作用。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位于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带和 带的交汇处。
(2)从图乙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等。
(3)读图丙,图中I是灾害带;III是灾害带,该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