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业余作家撰写的《大航海时代》中,下列构思中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
A.16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 |
B.在18世纪,葡萄牙在中国的澳门取得居住权 |
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
D.1492年迪亚士第一次航行美洲的时候才发现了地磁偏角 |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这说明
①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
③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斯大林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个人崇拜 |
C.高度集权,通过行政手段实施计划经济 | D.单一公有制 |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
C.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
C.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 D.民族矛盾尖锐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欧共体的成立 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苏联军事力量的削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