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6日,“中国工人”作为唯一群体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时代周刊的常驻北京记者奥斯汀·拉姆齐认为,千千万万的中国工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他们正在引领世界经济复苏。材料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③中国是世界经济免于陷入“深渊”的决定因素
④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租生活”( )。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②体现了从众消费心理
③体现了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端午节,各地商家忙不迭地掀起一轮粽子促销战,不过“天价粽子”明显少了,“平民粽子”更受到消费者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价粽子”遇冷与“平民粽子”热销是一种回归和纠偏。销售中,老字号品牌的粽子最受消费者欢迎,新雅、五芳斋、杏花楼、沈大成等品牌粽子累计销售额达到624万元,日均销售额逾200万元。这( )。
①是向名牌看齐的攀比心理所引发的消费
②是讲求实惠、符合实际的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表明居民收入差异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④是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的理性消费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反映的是甲、乙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各自价格变动时对其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根据图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甲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
B.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
C.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
D.乙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其替代品需求量大幅下降 |
当下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该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 |
B.该商品正处于卖方市场 |
C.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
D.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生产成本下降 |
小明的爸爸听说小明学习了有关外汇的知识,就问他:“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但我听说人民币要升值,假如人民币升值是真的,那我是现在进货划算还是升值后进货划算?”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A.现在划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外国商品价格提高 |
B.现在划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前,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 |
C.升值后划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外国商品价格降低 |
D.升值后划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