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O22NO2 △H<0,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3 |
B.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 |
C.将过量的S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O2不能漂白石蕊 |
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
化合物C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它可由A和B在一定条件下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A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B.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B中是否含有醛基 |
C.1molC分子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D.C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原电池,所以合金耐腐蚀性都较差 |
B.常温下,MgO(s)+C(s)=Mg(s)+CO(g)不能自发进行,则其△H>0 |
C.在Na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一定先产生淡黄色沉淀 |
D.加热0.1 mol·L-1Al2(SO4)3溶液,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 |
已知:①2H2(g)+O2(g)=2H2O (g)△H1
②3H2(g)+Fe2O3(s)=2Fe(s)+3H2O (g)△H2
③2Fe(s)+3/2O2(g)=Fe2O3(s)△H3
④2Al(s)+3/2O2(g)=Al2O3(s)△H4
⑤2Al(s)+Fe2O3(s)=Al2O3(s)+2Fe(s)△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3>0 | B.△H5<0,△H4<△H3 |
C.△H1=△H2+△H3 | D.△H3=△H4+△H5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X、W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Y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Z2-与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
B.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
D.化合物X2Z2与W2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