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9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从此,占中国陆地面积71%左右的西部地区开始进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统计,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10年。据此回答19--21题:
19、实践证明,10年之前,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10年之后,中国政府再次吹响开发西部的号角。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           B 价值观对人生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 物质与意识关系                   D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0、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份,这一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逾七成,人口约占三成,但上世纪末西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东部的40%。只有西部地区发展起来了,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协调健康发展。这说明:
A 整体统率部分,对部分起决定作用
B 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有决定作用
C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主要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21、10年来,西部地区腾飞的一个重要秘决在于文化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哲学的运动概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从哲学角度,这要求我们()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认真学好书本知识
C.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 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有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告诉我们()

A.理论对社会和个人的进步起推动作用
B.实现人身价值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
C.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在人口问题上,过去一些地方“越穷越生,越生越穷”,陷入恶性循环。而计划生育搞得好的地方,则出现了“少生快富奔小康”的良性循环。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着事物发展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当前,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它()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②能指导人的行为方式
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④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