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 g块状CaCO3,在B锥形瓶中放入5 g粉末状的CaCO3,分别加入50 mL 2 mol·L-1盐酸。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比较为A>B>C>D
B.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为A>B>C>D
C.A与C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C32-、A2C42-
D.A、B、C、D的单质常温下均不导电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 |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 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28.7kJ的热量 |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D.己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0.5NA |
B.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
C.室温下,8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 |
D.1L2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Fe3+数为2NA |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Ag+、OH-、Cl- | B.Fe3+、H+、I-、HCO3- |
C.Al3+、Mg2+、SO42-、CO32- | D.K+、Na+、NO3-、MnO4-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操作 |
|||||
①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
||||
② |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
||||
③ |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
④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
⑤ |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 NO3)2的混合液 |
||||
⑥ |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