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的分解反应:2NH3N2+3H2。已知NH3起始浓度是2.6 mol·L-1,4 s末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 )
A.0.04 mol·L-1·s-1 |
B.0.4 mol·L-1·s-1 |
C.1.6 mol·L-1·s-1 |
D.0.8 mol·L-1·s-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B.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粗铜 |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 |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一级能源 |
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c(HA)/mol•L-1 |
c(NaOH)/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1![]() |
0.1 |
pH=a |
乙 |
0.2 |
0.2 |
pH=9 |
丙 |
C1 |
0.2 |
pH=7 |
丁 |
0.2 |
0.1 |
pH<7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9B.在乙组混合液中c(OH-)一c(HA)=10-9mol/L
C. c1=0.2 D.在丁组混合液中c(Na+)>c(A—)
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 |
B.加入Na2CO3固体,可能生成沉淀 |
C.所加的烧碱溶液pH=13.0 |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mol·L-1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3e-= Fe3+ |
B.Mg—Al及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Mg |
C.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D.乙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2H5OH-12e-=2CO2↑+3H2O |
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③苯: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④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⑤淀粉:属于糖类物质,遇碘元素变蓝色
⑥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遇浓硝酸显黄色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①⑤⑥ | D.①②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