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在16━17世纪,推动英国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
——摘自《剑桥中国史》
请回答:
读材料,填出图中序号①和③的地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已学如识,“这一史诗般的逃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3)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初,召开了哪一重要会议(名称)?(1分)这一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简述中共成立以后至这次会议之前是怎样走向成熟的?(5分)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请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
2.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后两种制度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为改造旧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他们对法制建设近代化的发展都有积极尝试。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关于政治方面的规定有哪些? 这与维新派最初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区别?
(2)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对于政治体制有怎样的规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3)资产阶维新派与民主革命派对近代法制建设的贡献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今年六月的统计,全国一亿二千万农户中,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会的,已经有一亿一千万户,占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七,全国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合作组织。加入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小组或者供销生产合作社的,已经占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个体小商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我们必须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轻工业。采取这个政策,才能够有更多的消费品来供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继续保持物价的稳定;能够更快地积累资金,来帮助重工业的发展,片面地强调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轻工业的发展,结果将反而会削弱重工业……有可能高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不应当脱离发展的正常比例。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丈件
材料三:会议一致同意党中央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创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同志同心同德,团结全国人民,争取在十五年,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争取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
材料四: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坚决地、完整地执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这一历史事件实行中出现了哪些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八大的主要经济主张有哪些?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证明该决议未能得到有效贯彻的理由。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为“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概话说明中共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参加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攻占北京后,李自成令牛金星与李岩饮,杀之(李岩)。由是自成将相离心,宋献策他往,刘宗敏率众赴河南。真正呈现出了解题的形势。宋献策与刘宗敏后为清兵所诛杀。第二年(1645年)九月,李自成战败,牺牲于湖北九宫山。
--摘自郭沫若《甲胄三百年祭》
材料二如何对待犯了错误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对于革命来说,总是多一点人了,好意对待犯错误的人,可以得人心,可以团结人。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1832年7月,英国人以重金收买当地的贝都因为部落首长,并派人收买阿拉比军中的动摇分子。9月,一部分议员和上层文武官员先打开开罗城门向英军投降。另外,被收买的阿拉比的主力部队指挥官在关键时刻破坏了抗英斗争。坚持了100多天的抗英斗争失败。
--摘编自朱庭光<外国历史大事集>
孟尼利克二世号召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变通农牧民自愿向国家捐赠粮食和钱币。一些原来反对孟尼利克二世的封建主表示要以抗意战争为重,停止反对活动,为抗战胜利效力。青年踊跃参军,到1895年,一支由孟尼利克二世指挥的12万人的大军组建完成。阿杜反决战中,意大利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摘编自顾章义<崛起的非洲>
1. |
根据材料一,归纳攻占北京后起义军情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作用。 |
2. |
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对待犯错误同志的主张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论十大关系>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及"八大"的意义。 |
3. |
根据材料三,分析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成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反帝斗争成败对其国家地位的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