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余华,浙江海盐人,《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是他的处女作。 |
B.《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刚满十八年的青年,也就是小说中的“我”,离开家远行的故事。 |
C.这个短篇与作者后来越来越精彩的许多小说一样,非常简单纯粹,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在叙述上平铺直叙,不带有任何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这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这种趋近虚无的状态,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 |
D.这篇小说以“我”出门远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使小说的主题有了很上很深的底蕴。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不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
B.在安全检查座谈会上,有代表指出,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级领导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如临深渊的心态,切实抓好安全工作。 |
C.他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题材不同,发表的时间不同,但异曲同工,在评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
D.《中国好声音》一反有些选秀节目“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带给观众朴实无华的感动,赢得了溢美之词。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对峙/有恃无恐机杼/毁家纾难当选/独当一面 |
B.伉俪/引吭高歌炽热/独树一帜呕吐/吐故纳新 |
C.嗔怪/瞋目而视偌大/一诺千金暴露/泄露天机 |
D.宵禁/不屑一顾教诲/风雨如晦横财/横行霸道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凡事若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买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
C.近年来,寿县按照“建设新城,保护古城,提升名城”的战略构想,着力打造“一城四区”,以改变老城区人车拥挤,鳞次栉比的现象。 |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讳疾忌医微言大义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
B.磬竹难书两全其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C.掷地有声曲意逢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D.至高无上原形必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