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请根据所提供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
②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 |
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
C.其经济目标是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
D.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取代联合国 |
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晶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图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多年来东莞曾创造了无数的经济奇迹,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取得这一成就的深层历史原因是
A.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 | B.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益 |
C.东莞市政府重视自主创新能力 |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保驾护航 |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
C.党的八大胜利召开 | D.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