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美国1787年宪法第3条第3款规定:“国会有权宣布对于叛国罪的惩处,但叛国罪犯公民权的剥夺,不得影响其继承人的权益,除剥夺公民权利终身者外,不得包括没收财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执法权 |
| B.宪法不注意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
| C.美国公民的财产权可因叛国罪而被没收 |
| D.宪法内容体现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
某位中国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做出了如下评述:“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这位学者主要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 A.容易造成集体暴政 | B.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
| C.是一种颇为原始的间接民主 | D.捍卫了真理,伸张了正义 |
下表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 |
||
| 国家定价 |
国家指导价 |
市场调节价 |
|
| 1978 |
97 |
3 |
|
| 1985 |
47 |
19 |
34 |
| 1990 |
30 |
25 |
45 |
| 2006 |
4.63 |
95.37 |
A.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广大人民的愿望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军观摩组成员谢伟思说道:“中国战后的最大需要,就是发展经济,但中国缺乏独立完成这一任务的必要的资本主义基础。希望美国能和中共进行经济合作。”这表明
| A.毛泽东考虑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 B.毛泽东意识到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 C.毛泽东希望中国能得到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 D.毛泽东表达了战后中共和美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设想 |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里“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主要表现在
| A.提出三民主义 |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C.提出三大政策 | D.领导护法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