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的是( )
A.升高温度促进SO2转化为SO3 |
B.在反应2SO2+O2![]() |
C.可用浓NH3·H2O和烧碱固体快速制NH3 |
D.加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
根据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甲烷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数目为()
A.4 | B.5 | C.6 | D.7 |
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
A.甲烷 | B.甲醛 | C.氨气 | D.二氧化硫 |
为了确定(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下列实验操作及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放一团蘸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团,变蓝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一定含有结晶水 |
B.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
C.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2- |
D.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H4+ |
已知:① 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 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A.上述实验中,只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
B.实验①中 产物是Cl2和HMnO4 |
C.实验①中浓盐酸不仅仅体现酸性 |
D.实验②可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现象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