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甲为100 mL、2 mol·L-1的AlCl3溶液,乙为100 mL、7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按以下两种步骤:将甲逐滴加入乙中;将乙逐滴加入甲中(边滴边振荡)完全混合后,对现象和结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不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相同 |
B.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不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不同 |
C.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相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相同 |
D.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相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不同 |
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HCl | B.NaCl | C.CaCl2 | D.Na2O2 |
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是一种磷肥,它属于
A.氧化物 | B.酸 | C.碱 | D.盐 |
配制100 mL 0.5 mol·L-1的Na2CO3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有
A.100 mL容量瓶 | B.锥形瓶 | C.胶头滴管 | D.玻璃棒 |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溶于水 | B.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 C.石油的蒸馏 | D.食盐溶于水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溶液 |
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B |
淀粉溶液与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 |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
淀粉未水解 |
C |
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振荡 |
无白色沉淀产生 |
苯酚与溴水不反应 |
D |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KMnO4溶液褪色 |
不能证明乙烯能使KMnO4溶液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