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Mg、Al、Fe、Cu四种金属,若两两混合,取混合物26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H2 11.2 L,此混合物可能的组合方式最多有(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元素,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以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
B.镓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 |
C.镓与锌、锡等金属制成合金,可提高其硬度 |
D.镓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
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
B.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
C.1cm3铁所含的铁原子数是ρ·NA/56(ρ是铁的密度,单位为g·cm-3) |
D.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
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ω=②C=
③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④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Cl-)> c(NH4+)> c(H+)> c(OH-)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将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X溶于水能电离出K+、Cr3+、SO42-,若将2.83 g X中的Cr3+全部氧化为Cr2O72-后,溶液中的Cr2O72-可和过量KI溶液反应,得到3.81 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I-+14H+=2Cr3++3I2+7H2O,若向溶有2.83 g X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可得到4.66 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A.K2SO4·2Cr2(SO4)3 | B.2K2SO4·Cr2(SO4)3 |
C.K2SO4·Cr2(SO4)3 | D.K2SO4·1/2Cr2(SO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