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7 000年的历史,也称为软玉,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和田玉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含水钙镁硅酸盐,某种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为Ca2Mg3Fe2(Si4O11)2(OH)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其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表示为:2CaO·3MgO·Fe2O3·2SiO2·H2O |
| B.它能抵抗任何酸碱的腐蚀 |
| C.其中Fe的化合价为+3 |
| D.其中Fe的化合价为+2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Cl2通入Na2CO3溶液中 |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同温同压下,在3支体积不同的试管中分别充满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c2、c3(假设溶质全在试管中),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1>c2>c3 | B.c1>c3>c2 |
| C.c1=c3>c2 | D.c1=c2>c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不是CuSO4 |
| 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3 |
| 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
| 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Cu和S |
向盐酸中加浓H2SO4时,会有白雾生成,不是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浓H2SO4具有脱水性 |
| B.浓H2SO4具有吸水性 |
| C.盐酸具有挥发性 |
| D.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以下表述不符合元素周期律的是
| A.酸性:H3PO4>HNO3>HClO4 |
| B.热稳定性:HF>H2O>NH3 |
| C.离子半径:F->Na+>Mg2+ |
| D.还原性:HI>HBr>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