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日本的畈岛教授研究发现了碳纳管,这种碳纳管在目前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存在可称为第五种纯碳形态,下列不是纯碳形态的是( )
A.金刚石 | B.石墨 | C.煤 | D.C60 |
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乙二醇 | B.乙醇 | C.乙醛 | D.丙三醇 |
已知酸性: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
完全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
B.遇FeCl3溶液呈现为紫色 |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甘油、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苯等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的是
A.FeCl3溶液 | B.溴水 | C.KMnO4溶液 | D.镁 |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
B.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
C.用Br2的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 |
D.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