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下列污染中,必须治理的有( )
①废弃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 ②排放含有机物的污水和使用含磷洗衣粉造成的“水质污染” ③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含NOx、CO等)引起的“空气污染” ④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的SO2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和“酸雨”⑤冰箱、空调等漏出的制冷剂〔如氟利昂(CCl2F2)〕破坏臭氧层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 | C.①和② | D.只有① |
某同学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50 mL盐酸 |
50 mL盐酸 |
50 mL盐酸 |
|
m(混合物) |
9.2 g |
15.7 g |
27.6 g |
V(CO2)(标准状况) |
2.24 L |
3.36 L |
3.36 L |
则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
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
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
A.46∶9 | B.32∶9 | C.23∶9 | D.16∶9 |
可逆反应aA(s)+bB(g)cC(g)+dD(g);ΔH=Q,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A.T1>T2,Q>0 | B.T2>T1,Q<0 |
C.p1>p2,a+b="c+d" | D.p1<p2,b<c+d |
0.3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H2O,放出649.5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2H6(g)+3O2(g)====B2O3(s)+3H2O(l);ΔH="+2" 165 kJ·mol-1 |
B.B2H6(g)+3O2(g)====B2O3(s)+3H2O(l);ΔH="-2" 165 kJ·mol-1 |
C.B2H6+3O2====B2O3+3H2O;ΔH="-2" 165 kJ·mol-1 |
D.B2H6(g)+O2(g)====B2O3(s)+H2O(g);ΔH="-2" 165 kJ·mol-1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H2O(l);ΔH="-571.6" kJ·mol-1中ΔH表示H2的燃烧热 |
B.分子晶体的熔点、沸点随共价键增强而升高 |
C.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