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化具有实践性的探索始于
A.鸦片战争时林则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B.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国方案 |
C.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
D.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 |
有专家指出:“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下列措施中属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B.决定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决定上海为对外开放城市 |
1979~1984年是新中国粮食生产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实行重大转移
②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
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
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
阅读下列《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在总产值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中的比例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增长率 |
一22.8% |
47% |
223% |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B.国民经济建设比例严重失调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中国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影响 |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