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与日本 |
+2.4 |
+2.0 |
—15.9 |
—19.4 |
与欧共体 |
+2.0 |
+10.7 |
—5.8 |
—17.8 |
上述表格准确反映了: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急速衰退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20世纪50-60年代,欧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④.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欧共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原创】仔细观察下图中关于英国人均GDP的增长指数“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的四个选项中分析合理的选项是()
A.工业发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 |
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
C.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 |
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
【原创】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
B.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 |
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
D.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 |
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
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 | B.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 |
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制 | 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
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 B.抑制了土地兼并 |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下列各项中能促进商业发展的是()
①商人重利轻别离 ②商业由官府控制 ③日中为市的规定④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