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哲学家途经荒漠,看到一座很久前的废墟,他想在此休息一下,随手搬了一个“双面神”神像坐下来。望着被历史淘汰下来的城垣,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双面神:先生,你感叹什么呀?
哲学家: (奇怪地)你为什么会有两副面孔 呢?
双面神:有了两副面孔,我才能一面察看过去,牢牢记住曾经的教训。另一面瞻望未来,去憧憬无限的美好。
哲学家:过去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你又无法得到。你却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用呢?
双面神:(痛哭起来)先生啊,听了你的话,我才明白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源。
哲学家:为什么?
双面神:很久以前,我看护这座城时,自认可以一面察看过去,一面瞻望未来,却惟独没有把握现在。结果,这座城池被敌人攻陷,我也被人们丢弃于废墟中了。
读了上述文字,请自选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都以“以后”作结,但光凭想象也让我非常快乐幸福。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如此。请以“没有以后”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请根据你对孟子话语的理解,联系实际,以“反求诸己”为话题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个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500字,一篇文章写好后总是修改再三,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纸杂志。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没有片言只语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
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信中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当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于是,这个青年改练书法,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请以“转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健康类啊,营销类啊……读它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样的机会。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哈萨克斯坦谚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