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理论探索成就的是( )
①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②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③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④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
A.社会主义发展方面问题 |
B.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 |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B.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解放思想 |
D.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A.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
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
D.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
下列哪一思想内涵与“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相一致
A.维新思想 | B.三民主义思想 |
C.新文化运动 | D.三个代表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