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占试管容积的()
| A.1/4 | B.1/3 | C.1/2 | D.2/3 |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 |
|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
| C.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 |
| 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下列液体混合后,常温下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pH=8的氢氧化钠溶液1mL与999mL水混合 |
| B.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2的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
| C.pH=2的盐酸与0.01mol/L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
| D.1×10?3mol/L的盐酸和6×10?4mol/L的Ba(OH)2溶液各取10mL,混合后再稀释100倍 |
将常温下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2的硫酸溶液分别加热,溶液pH的变化是
| A.前者减少后者不变 | B.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 C.都不变 | D.都减小 |
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的A为分液漏斗 |
| B.图2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
| C.若图1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2+好 |
| D.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
常温下,将pH=5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500倍,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与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 A.10∶1 | B.1∶10 | C.1∶2 | D.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