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发展史,古代的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封诸侯,班赐宗彝(宗庙礼器),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於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36郡,郡置守、尉、监。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三种政治制度?(3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受封者共有几类?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对比材料一、三,材料反映的两种形式相似的制度在性质上有何不同?(2分)
(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反映的两种制度建立的原因有何不同?其根本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5)根据材料三分析,作者对材料中反映的制度持何态度?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一制度后来造成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5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自《马克思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文中的“他”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为例,说明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3)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4)结合近代美国(或中国)的相关史实,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实践孟德斯鸠和卢梭上述主张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剧形成的特点?京剧自产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深受人们的欢迎。京剧发展到今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请你就如何发展京剧艺术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2: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十七八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3: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2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两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
材料2: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经济发展史》
材料3: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迅速波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拉丁美洲各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冲击……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及东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4: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经济危机。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现象?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方大国作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2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根据材料4,谈谈你对“纪律回归”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0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

时期
演变
1870—1914年间的
古典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
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l5—1945年间的前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
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
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的布
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
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
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后布
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
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
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
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
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
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1)19世纪下半叶,英镑之所以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的形成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