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钾 |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1 |
配料 |
精盐、碘酸钾、抗结剂 |
碘含量 |
35±15 mg·kg-1 |
储存方法 |
密封、避光、防潮 |
食用方法 |
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
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
B.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 |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
碘单质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溶液。碘水中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I2(aq)+I-(aq) I(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
C.可运用该反应原理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
D.实验室配制碘水时,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KI溶液 |
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已知反应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正确的关系是
A.v(NH3)=v(O2) | B.v(O2)=v(H2O) |
C.v(NH3)=v(H2O) | D.v(O2)=v(NO) |
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
⑤加入MnO2
A.全部 | B.①②⑤ | C.②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