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乙 |
25 mL |
75 mL |
通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有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H]来源于水的光解,有氧呼吸产生的[H]来源于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 |
B.光合作用的[H]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产生,有氧呼吸的[H]在线粒体中产生 |
C.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H]不同,前者是NADPH,后者主要是NADH |
D.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用于与氧气结合成水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②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⑤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⑥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⑦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
⑧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A.①②⑦⑧B.①②③④C.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
图甲和乙反映物质进出细胞的两大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细胞呼吸,对图甲所示类型无影响,而对图乙类型有影响 |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自由扩散 |
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协助扩散 |
D.依据跨膜的层数,图乙方式的跨膜层数为0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
A.C、H、O、N、P是ATP、质粒、光合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