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简要描述图示区域最显著的地形特点及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2)图中几个较大的城市都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分析这几个城市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有利区位因素。
(3)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乙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利用方式 |
燃料 |
饲料 |
肥料 |
工艺编制 |
自然腐烂 |
其它 |
百分比(%) |
50 |
13 |
3 |
9 |
20 |
5 |
请你从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下面为我国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排列次序已打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气温曲线图对应城市名称为,G降水柱状图对应城市名称为。
(2)试分析四城市中A城市其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原因。
(3)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名称),说明四城市降水月份分配的显著异同点。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半球(南、北)。(2)甲地的风向是风。
(3)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
(4)下列两点的气团性质分别是A,B气团。
(5)甲、乙、丙三地位于雨区的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河流主要靠补给,乙河流主要靠__________补给。
(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乙处发育成河,主要是因为岩石破碎、易受___。
(3)甲、乙两条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是____,径流量变化较大的是_____。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⑴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⑵ 该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⑶A点的时刻是____,该点所在的时区是____区。
⑷该日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5)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新的一天占地球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