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的正常与白化病受基因A和a控制,正常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受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假设白化病基因与相对应的正常基因相比,白化基因缺失了一个限制酶的切点。图一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图二表示甲、乙、丙3人白化基因或相对应正常基因的核酸分子杂交诊断结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二可以判断出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是                               
(2)已知对③、④进行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其电泳结果都与甲的相同。⑥的基因型可能是                     ,⑨是正常的可能性为                   。
(3)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两种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所体现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分别为:                                                           
(4)如果要通过产前诊断确定⑨是否患有猫叫综合症,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低浓度 NaHS O 3 溶液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 1mmol/LNaHS O 3 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研究发现 NaHS O 3 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 ATP 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进而加快对图2中(填字母 AD )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 0.2µmol /L硫酸甲酯吩嗪( PMS )和1 mol/LNaHS O 3 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用要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 1000µmolm - 2 s - 1 )。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 D DNA 片段长度( bp 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 Msp Ⅰ、 BamH Ⅰ、 Mbo Ⅰ、 Sma 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 CCGGGGATCCGATCCCCGGG 。请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1)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连接。
(2)若用限制酶 Sma Ⅰ完全切割图1中 DNA 片段,产生的末端是末端,其产物长度为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 TA 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 D 就突变为基因 d 。从杂合子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 DNA 片段,用限制酶 Sma 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种不同 DNA 片段。
(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经检测,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D不能正确表达,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4- D 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填"升高"、"保持"或"降低")2,4- D 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
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分化的愈伤组织的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 a 与叶绿素 b 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差异不大。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 n )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晚年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 H h )和乙遗传病(基因为 T t )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 Hh 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Ⅱ-5的基因型为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④如果Ⅱ-5与 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 h 基因的概率为

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章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